□ 王秀敏
如何使一條安全局勢長期處于高危狀態的跨國河道變得航途平順、貿易繁榮?如何在一片管控力量近乎真空的地帶創造性建立起一個執法合作平臺,乃至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區域安全發展之路?紀錄片《護衛湄公河》給出了答案。
7月9日至1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欄目推出系列紀錄片《護衛湄公河》,通過回溯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四國在湄公河流域進行聯合巡邏執法十年歷程,敏銳捕捉其間驚心動魄的執法故事與感人瞬間,全方位、多角度向觀眾真實呈現了這一開創性執法合作機制如何惠澤瀾滄江——湄公河航運生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文交往,是普法常青樹欄目《今日說法》打造的又一部上乘之作。
紀實畫面 彰顯真實記錄力量
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上被糯康等非法武裝分子殺害。案件一出,舉世震驚,再度暴露出湄公河流域治安形勢的嚴峻性以及在此地進行執法治理的緊迫性。在中國政府的呼吁和主導下,中、老、緬、泰四國迅速行動,于案件發生后50天內建立起聯合巡邏執法機制,并持續十年踐行至今,在打擊湄公河流域犯罪、為過往商船提供安全保障、促進沿岸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蹲o衛湄公河》即以此為主線展開敘事。
作為一部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作品,真實,是《護衛湄公河》創作表達的一大特質?!督袢照f法》制片人王寶卿表示,由于敘事時間跨度長達十年,如何展示聯合巡邏執法機制早期運行情形頗有難度。但可貴的是,《護衛湄公河》全部采用紀實畫面,并無任何后期編排的“情景再現”。這既得益于執法編隊在湄公河上連續十年護航積累下來的珍貴資料,也是攝制組多方采訪調研、深入四國聯合巡航執法過程進行紀實性拍攝取得的結果。
因此,在節目中,觀眾可以目睹執法隊員排查嫌疑船只、繳獲毒品、抓捕販毒團伙、解救遇險商船的全過程,可以看到遇襲船艙上密密麻麻的彈孔,聽到護航艦船遭遇不明爆炸物襲擊時的巨響,甚至可以感受到湄公河不同季節水位的漲落……這些實時聲畫元素在節目中一一得到呈現,真實還原湄公河巡航執法前線境況。再加上大量增強現場感的運動鏡頭的運用,在敘事節奏和畫面氛圍上將緊張感瞬時拉滿,讓觀眾切身體驗到巡航執法行動之驚險多變。
據總導演王向群介紹,在長達半年多的制作周期中,《護衛湄公河》主創團隊一邊從十年積累的海量歷史影像資料中捕捉典型,一邊輾轉云南、重慶、四川、北京多地以及老撾、緬甸、泰國進行采訪、拍攝。透過這些紀實鏡頭,得以對湄公河巡邏執法十年歷程進行動態展示,有效避免了回溯性敘事容易落入的靜態、沉悶窠臼,極大提升了節目的沖擊性和感染力,彰顯出真實記錄的動人力量。